文章來源:川觀新聞 發布時間:2022-12-16 瀏覽量: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也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堅持工業當先、制造為重,奮力實現工業興省、制造強省建設既定目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為制造強國建設貢獻強勁的四川力量。
切實增強貫徹落實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的政治自覺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強盛的國家和民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都離不開制造業”,要“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這是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速建設制造強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科學的方向指引。
我省在全國工業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省委始終把發展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放在突出的地位。王曉暉書記多次強調,“穩定經濟增長,工業是主支撐,制造業要扛大旗”,要“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狠抓制造業發展”“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深入實施制造強省戰略”決策部署,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堅持工業興省,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在優勢產業高端化上做文章,在傳統產業新型化上下苦功,在新興產業規?;锨笸黄?,以工業為主擎建設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span>
這是在我省邁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階段,全面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及四川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解決我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關鍵一招”,凸顯了省委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體現到四川各項工作之中的戰略能力。我們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按照“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總抓手的要求,堅定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挑大梁”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忠誠盡職、拼搏競進,澎湃激情開創我省新型工業化和制造強省建設新局面。
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制造強省戰略的新要求
邁步現代化四川建設新征程,我省工業經濟發展的自身條件和內外環境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工業經濟積累了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的諸多積極因素,但我省仍處于工業化加速期、爬坡期的基本現實沒有變;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我們必須科學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準確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的新要求,主動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
全力壯大工業經濟規模。黨的二十大指出,“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工業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提升的基石。實現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力爭到2027年全省經濟總量突破八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九萬元、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等目標,離不開工業經濟的有力支撐。必須著力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規模,強化工業有效投資,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鞏固和提升工業在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和貢獻率。
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黨的二十大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工業經濟是實體經濟的核心主體,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主要動力,著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大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發展路子。
堅持“四化同步”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必須“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加速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工業化、信息化對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主導和引領作用,強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
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四川發揮獨特優勢、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全局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均強調了要“服務國家全局”。我省工業門類完備、體系齊全。在全球產業治理體系弱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諸多風險全面暴露背景下,必須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著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增強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打造保障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戰略大后方,更好地服務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奮力譜寫新時代新征程制造強省建設的新篇章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按照“一主三升七倍增”工作思路,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著力提升產業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特色優勢產業和數字經濟提質倍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
奮力構建以工業為主擎的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在優勢產業高端化上做文章,實施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力爭2027年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醫藥健康特色優勢產業規模在2021年基礎上翻一番,支撐工業規模達到10萬億。堅持在傳統產業新型化上下苦功,全面開展工業企業安全環保節能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動傳統產業工藝變革、結構優化、能級提升、方式轉型。堅持在新興產業規?;锨笸黄?,加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遴選培育丘區山區智能農機裝備、中低軌衛星、機器人、核醫藥、地熱、視覺拓展等新賽道產業,涵養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企業家在創新資源和市場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建設企業主導的新型創新平臺和新型創新組織,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采取“揭榜掛帥”“賽馬”、里程碑式考核等方式開展“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基于應用和市場導向的從立項、研發到轉化的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積極搭建面向企業的開放式制造業創新服務體系,從根本上解決科技和制造業“兩張皮”問題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水平。實施“貢嘎培優”和“珠峰攀登”計劃,打造一批領航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強鏈補鏈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重點產業建圈成鏈。建設多元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提高戰略性礦產資源全產業鏈供應鏈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大后方。
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制造業高端化轉型,強化優質制造的核心作用,推動“四川造”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大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堅持以數字化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芯屏星感端、存算軟智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加快制造業綠色化轉型,積極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組織開展制造業“質效錦標賽”,探索完善以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為導向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導機制。
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帶動作用。積極推動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打造一批國家級和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充分發揮先進制造業集群對城市群的帶動作用,增強城市群對產業要素的集聚作用。深化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智能服務型制造,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堅持新型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農村滲透,發展丘區山區智能農機裝備,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地址:成都市高新區蜀都中心一期1號樓26層
? 2018 四川冶控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蜀ICP備2021023796號 技術支持:比例品牌設計